新闻动态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2月10日,山东省胶州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许传波的心终于平静了:1月30日到山东商河、2月5日赴河北邯郸、2月9日跑山西忻州,终于招来了2000多名普工,青岛福生食品新上的4条生产线全部转起来了。

  但这几天许传波的心又悬了起来:他走访了马店、胶北两镇30多个企业,其中12家居然反映还缺少工人。

  胶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郝强介绍,“岗位找工人”的现象在胶州并不是个案,春节后一上班全局16个组走访了7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时发现,不少企业管理者嚷嚷着“工人不够用”。初步统计全市100多家企业用工缺口两万人左右,特别是缝纫工、操作工等普通工种。“现在多了不敢说,来1万个缝纫工都能安置!”他伸出一个手指头对记者说。

  “城镇职工招不到,本地农民工招不上来,只好到外省去招。”据郝强介绍,最近他们每周都举办几场企业用工招聘会,搭建劳动用工供需见面平台。前不久,他们在邻省举办3场招聘会招来4000名工人,最近他们还要到河南省清丰县等地举办3场大型招聘会。目前,在胶州打工的外地农民工已达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而且这一个数字还会增加。

  在不少地方农民工遇到就业难题的时候,胶州缘何出现“岗位找工人”?胶州市市长刘赞松一语道出了缘由:“关键是公司发展得好!2008年到现在胶州市6000多家企业中,关门倒闭的不到20家,其中职工最多的也只有30多人。而今年1月新开工的企业达到21家,新投产的32家。这一些企业用工多了,求大于供了,所以招工就显得难。”

  数据显示,2008年,胶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856.98亿元,同比增长23.9%;工业增加值完成221.57亿元,同比增长17.07%;实现利税总额113.33亿元,同比增长24.2%。规模以上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262家,总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达169家。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为何胶州企业能给人惊喜?“我们是中低端产业、高端产品”,胶州市委书记祝华分析说,“胶州主要有车船配件、锅炉辅机、钢结构、家电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产业,虽然都是处于中低端的产业,但其共同特点是都拥有高端产品,这样的产品结构使企业在本行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格外强。”

  青岛德固特机械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不高不低”的企业。他们以生产炭黑干燥机为主,下游客户大多是炭黑生产厂商,而炭黑厂的下游客户大都是橡胶厂。他们所属的产业不是什么高端产业,但德固特却盯住产业链条中的小产品,以国际化理念、按国际化标准、造国际化产品,他们整合了国外的技术人员,生产出了世界最大的炭黑干燥机,成为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目前,卡博特等世界炭黑行业十大厂家都成为德固特的客户。

  德固特仅是胶州市锅炉辅机行业一个创业不到10年的新兴企业,像青岛四洲锅炉、青力锅炉、华泰电力等一批锅炉辅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经过更长时间的市场搏击,已成为全国火力发电锅炉举足轻重的专业配件生产商。其中,四洲锅炉主流产品为连续清除燃煤锅炉底部灰渣的刮板捞渣机,多项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已有500多家火力发电厂在使用其产品,保持着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单机长度最长、装机容量最大、种类最多等数项国内纪录,还创造了整机连续运行时间3万小时无故障的世界纪录。

  围绕一台锅炉,胶州企业生产出的热处理设备、螺旋触渣机、消音器等20多种辅机,在国内都具有较强竞争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还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冲天炉生产基地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能够在中低端产业拥有高端产品,核心利器就是自主创新,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在世界航运市场下滑、集装箱消费不旺的情况下,胶州中集集装箱公司生产的冷藏箱订单依然饱满。企业管理部经理粘君来和记者说,“今年研发的冷藏集装箱,在世界上首次使用环戊烷发泡剂,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大量下降,提前达到欧盟环保要求,成了抢手货!我们新开发的医院式集装箱卖到了国外,新开发研制的冷藏半挂运输设备还未开工生产就已接到200多台的订单。”

  靠着高端产品,胶州诞生了20多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单打冠军”:亚洲最大船用锅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集装箱生产基地、铁塔生产基地、炭黑生产基地、运动帽生产基地等。这些产业的经济总量占胶州市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

  多年来,胶州市一直理性对待产业体系调整,祝华深有感触地说:“县域经济产业体系应从实际出发,力诫类同,高端产业重要,但中低端产业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中低端产业,重要的是占领本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制高点,哪怕加工一个螺丝钉也要做到行业最优、最强、最好,这样才会有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胶州企业能够逆势上扬,还得益于胶州市委、市政府着力营造“暖冬”小气候:通过组建担保公司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通过减免各种收费降低企业成本,通过机关干部进驻企业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胶州许多企业摆脱了困境,重新获得了振兴机会。

  青岛特利尔新能源公司就是受益于这个“小气候”的企业。2008年下半年,特利尔公司因一家客户预定的3台水煤浆锅炉没按期付款,产品积压在仓库里,一次性占压400多万元资金,而生产水煤浆随时支付的煤款也在300多万元,严重困难,100多人的厂子眼看就要停产,这对成立仅4年的公司来说,是一道“坎儿”。此时,胶州市政府新成立的投资担保公司拉了他们一把,他们经过现场考察等多道程序,很快将330万元贷款汇到特利尔公司账户上,这笔雪中送炭的贷款帮企业挺过难关。现在特利尔公司又接到济南等地5台锅炉的订单,产销两旺。据悉,仅2008年,这个担保公司就担保发放贷款1.55亿元,帮助数十家企业渡过难关,预计今年担保贷款额可放大至5亿元。

  此外,胶州市还通过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有效破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8年11月27日,胶州市各银行机构又与147家企业签订贷款授信和意向协议26.3亿元。截至2008年底,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4.9亿元。

  多予还要少取。2008年年初,胶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收费、处罚行为的规定》,清理取消了19项涉企收费项目。自2009年1月1日起,他们又在全市范围内取消、暂缓、暂停和降低标准征收9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据青岛中达运输公司董事长高波介绍,取消车辆综合性能检验测试费后,他们仅此一项一年就能减少5.6万元的费用。

  为了帮企业解决困难,从今年1月上旬开始,胶州又启动“携手企业千人行”活动,胶州市1000多名机关干部进驻企业,成了企业不拿工资的“编外员工”。“编外员工”挂职时间为一年,交通等必要费用由派出单位负责,不在挂职企业领取任何报酬。按规定,“编外员工”每周至少一次到挂职企业开展工作,积极帮企业搞好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协调服务,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究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这一活动使诸多企业受益匪浅。春节前,青岛顺昌食品公司因对外出口订单大量压缩,160吨冻煮蛤蜊肉滞销,进驻这个企业的干部向胶州市“携手企业千人行”活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后,活动领导小组迅速向社会各界发布了这一求助信息,并组织人员帮企业促销,终于在春节前将这些冻煮蛤蜊肉销售一空,帮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像这样的事,在胶州“携手企业千人行”活动中俯拾皆是。目前,1000多名企业“编外员工”已征询企业建议意见千余条,受理涉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隐患化解、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等需求的事161件,已解决84件。许多企业正是在这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化解中,走出了困境,走向新的希望。□本报记者刘成 通讯员孙勇赵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