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行业

成果丰硕!2025全球计算大会圆满落幕 全球计算联盟启航新征程


来源:开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09 19:25:00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各类创新技术推动世界发生深刻的变革。2025年1月10日,全球计算联盟(“Global Computing Consortium”,简称GCC)主办的“2025全球计算大会——全球计算联盟启航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新型计算赋能数智社会”为主题,吸引了300多位全球计算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领袖、生态伙伴和行业媒体代表共襄盛举,共同为全球计算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大会向全球产业界清晰展示了GCC成立半年以来建设的成果与影响力。大会隆重发布了多项高质量成果,包括《绿色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机密计算白皮书(2024)》《图形化GPU产业调研报告》《2024年度全球计算产业案例汇编(GMVPS)》《液冷盲插快接头发展研究报告》和《冷板式液冷整机柜服务器技术规范》合作项目等。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GCC在技术创新、产业研究、标准制定方面的“硬”实力,也彰显了其在生态构建、人才教育培训、国际合作方面的“软”支撑。“硬”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软”支撑赋予了持续发展的活力与韧性,二者相辅相成,一同推动GCC在全球计算产业领域稳步前行,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与智慧。

  在当今数字化呈迅猛发展之势的时代背景下,计算产业能耗问题愈发严峻,已然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前行的一大瓶颈。继成功发布《绿色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2023版之后,《绿色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版)》在大会期间隆重发布。

  该白皮书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2024年度绿色计算产业的全景状况,聚焦年度绿色计算产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梳理了绿色计算的最新产业空间、数据中心的最新需求和处理器技术的最新发展的新趋势。据记者了解,当今,随着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的逐渐完备和实施力度的加大,绿色计算全产业链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绿色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版)》不仅为行业内公司可以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全球都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的大背景下,绿色计算产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通过各方的协同合作,充分的发挥绿色计算产业的优势,必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

  在数字化深度渗透全球各个角落的当下,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数据安全风险隐患却成为高悬在数字世界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全球计算联盟在此刻推出《机密计算白皮书(2024)》,彰显出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与强烈的责任感。

  该白皮书深入解读了机密计算的产业背景、概念属性以及参与角色利益相关方,机密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机密计算参考架构及部署模式,机密计算应用案例等,为大众理解这一前沿技术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据悉,此白皮书联合产业链上下游20余家伙伴携手共同编制完成,并由中国科学院冯登国院士作序。

  《机密计算白皮书(2024)》不仅为大众理解这一前沿技术提供了清晰且系统的路径;同时为机密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构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是依据与方向指引;此外,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

  据记者了解,该白皮书有望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攻克数据安全难题,全方位推动机密计算产业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数字世界的安全稳定筑牢坚实基础。

  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下,全球对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国家及地区纷纷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为行业筑牢了坚实的政策根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此外,会上全球计算联盟(GCC)携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联合发布了《图形化GPU产业调研报告》。GPU作为算力的核心要素,在数字化的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推动这些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份报告全方位、深层次地洞察了图形化GPU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市场规模的动态演变以及多元应用场景。通过精准剖析,为图形化GPU产业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全景蓝图,为全球产业参与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发展脉络与方向指引,助力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

  据记者了解,图形化GPU的标准化建设是GPU自身实现突破发展、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下游相关图形化产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辐射带动效应。未来,通过持续强化标准化建设,有望凝聚全球行业力量,进一步激发图形化GPU市场的无限活力,全方位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月10日大会当日,GCC携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共同发布《液冷盲插快接头发展研究报告》这一成果聚焦当下液冷产业蒸蒸日上的趋势,精准回应了液冷盲插快接头领域的迫切需求。

  该规范立足深入的液冷系统盲插快接头研究,对当前盲插快接头的发展形态趋势、标准化进程中面临的瓶颈,以及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剖析。据了解,该报告不仅是一份技术规范,更是液冷产业标准化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指引,为解决液冷盲插快接头的标准化难题与解耦互配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是依据,堪称全球液冷产业协同共进的“催化剂”。

  据记者了解,这一规范的发布,将标志着全球计算基础设施液冷变革迎来关键节点,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推动全球液冷产业向着更高效、更规范、更具协同性的方向大步迈进,有望在全世界内掀起计算基础设施液冷技术革新的新热潮,引领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大会同期发布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准合作项目:《冷板式液冷整机柜服务器技术规范》。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中心能耗与散热问题日渐严峻的背景下,高效的液冷技术成为行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记者了解,该项技术规范覆盖机柜、液冷、服务器节点、供电、网络、管理、运行环境、实施运维等系统,创新性构建机柜和服务器解耦新模式,为研发、制造人员提供清晰 “路线图” 与操作指引,水电网盲插等新颖设计,大幅度降低液冷盲插技术门槛,有望重塑整机柜服务器产业格局,拓宽规模化部署通道。

  该项技术规范据悉即将于2月正式对外发布,将不仅填补行业内相关标准的空白,更为整个数据中心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减少了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加速了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产业朝着更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大步迈进,在全球计算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期间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计算产业案例汇编(GMVPS)》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据悉,该案例汇编精准锚定了创新技术应用、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三大核心方向,遴选出30份全球计算产业典型应用案例,呈现年度产业的丰硕成果以及蓬勃繁茂的生态体系,无疑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树立了清晰的标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蓝本。

  据记者了解,2024年度案例汇编从案例征集到评审、遴选,历经了严格且专业的流程。在内容上,融合了云计算、边缘计算、机密计算等前沿技术实例,生动展现了在智慧金融、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交通等多个关键行业的开创性实践。不仅如此,其中关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经验更是为产业在环保与发展并行的道路上提供了宝贵思路。

  此外,大会同期发行《全球计算瞭望》创刊号。该刊物是联盟官方会刊,创刊号由GCC理事长金海作序,金海在序言中表示,“本刊是众多联盟成员单位、科研精英以及行业翘楚一起努力的结晶,衷心期望《全球计算瞭望》可成为全球计算领域的思想汇聚地与创新策源地。”

  以上多项成果将在新型计算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多维度、多层次确立了GCC在产业研究、标准制定、生态构建、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核心定位。这一系列成就为产业的规范化、创新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当下的产业格局优化,更着眼于未来全球科学技术竞争的战略布局,推动新型计算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在全球科学技术产业版图中占据关键地位。

  本次全球计算联盟启航大会的成功举办,无疑是全球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清晰地展示了GCC在全球计算产业中无可替代的关键价值与引领作用。

  在全球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GCC肩负着推动全球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秉持“开放、创新、协作、共赢”的价值观,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推动全球计算产业迈向新的繁荣发展阶段。相信GCC将为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贡献磅礴力量,引领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潮流,让计算产业的创新成果惠及全人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大范围的应用,全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的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学技术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别的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学技术创新的“痛点”。

  今年2月,习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水平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进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全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AI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